首页>资讯 > 经济 > 正文

南京构筑高成长企业有机和谐“创新生态系统”

2021-07-08 09:29:55 来源:南京日报

自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以来,独角兽等高成长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高成长企业调研显示,南京高成长企业发展在空间格局上,独角兽企业分布呈现零星分布、扩散机制初显特征。从地域分布来看,2020年南京市独角兽企业最多的区域是江宁区,共有4家;其次是雨花台区,有3家;江宁区和雨花台区共同组成了独角兽企业的分布核心。建邺区和玄武区各有2家,栖霞区、江北新区、溧水区、高淳区各有1家,数量分布较为均衡。培育独角兽空间集聚辐射能力开始显现。从数量上可以看出,江宁区、雨花台区、江北新区、栖霞区位列全市前四,属于第一梯队。其中江宁区和雨花台区表现尤为突出,是全市高成长企业集聚优势地区。瞪羚企业空间集聚性和辐射性更加凸显。作为核心的江宁区、江北新区等区域,企业集聚空间向外辐射,形成围绕中心的高成长企业活动极值圈层。总体来看,扩散形、多点形格局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独角兽等高成长企业对创新创业经济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作用,促进其他区域的上下游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在江宁区、江北新区持续发力取得突出培育成绩的同时,其他如溧水区、高淳区等区域也在逐渐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

从空间演化看,南京高成长企业与外界空间联系不断增强。2018年南京高成长企业仅与北京、成都、苏州和上海建立了较为紧密的联系。2019年南京形成了与中部地区、西南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的联系,形成了包括镇江、徐州、无锡和上海等地在内的核心区。2020年南京与其他城市群的网络已经形成,除全国极少数区域外,都建立了较为密切的联系,特别是与沈阳、济南和深圳的联系强度大大增加。

从行业类别上来看,南京高成长企业主要分布于电信及增值业务、电子及光电设备、互联网、化工原料及加工、节能环保、金融、科技服务、连锁及零售、汽车、生物医药、文体娱乐、物流、新材料和装备制造等不同行业。从六大行业的空间密度分布图来看,南京高成长企业空间分布形态呈现点状、带状和面状相结合的状态:如汽车行业和新材料行业,在市域空间上呈现散点状分布,集聚特征不明显;连锁及零售行业,在市域空间上呈现出带状结构分布;电子及光电设备、互联网和生物医药等呈现出面状结构。面状结构的分布密度中,互联网企业的集聚程度最高,主要集中在雨花台区、秦淮区等区域;电子及光电设备行业和生物医药行业其次,集聚程度中等,但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核心区域。

建议南京结合城市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构筑若干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产业集聚区,充分发挥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在集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以大带小”,建立起有机和谐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

一是立足“一核三极”创新体系,构建重点功能布局。根据南京市“十四五”规划,南京将构建“一核三极”重点功能布局,即以江南主城区为“主核”、江北新区为“主城拓展极”、紫东地区为“创新引领极”、南部片区为“新兴增长极”。以“优空间、强功能、增活力、塑特色”为导向,集聚国际化高端化要素,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大力发展都市产业,建设超大城市的核心功能板块,优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布局,打造便捷舒适生活圈,吸引和培育更多高成长企业在南京扎根生长。

二是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南京核心创新区。鼓励政府、企业、高等院校共同参与和构建创新网络,将创新要素向现有的科研机构集聚区和新增科技创新平台集聚。进一步推动江宁区、江北新区等构建高位统筹、上下联动、高效协同的全域创新发展格局;聚焦“基础创新+技术转移+产业培育”创新平台三个创新圈层,建立高新园区、大学城区、众创社区“三区联动”协同创新机制,完善政策链、资本链、人才链“三链融合”科创森林培育机制;实施信息化、精准化、市场化“三化并举”创新创业服务机制;优化创新生态,提升创新内涵,打造创新高地,做强创新产业,建设高能级集聚的现代产业强基地、创新名城核心区,为高成长企业发展厚植创新土壤。

三是依托现有优势产业延伸产业链,带动关联产业快速发展。重点发挥电子及光电设备、互联网等优势产业核心技术强、关联产业多、引领作用强等优势特点,畅通产业上下游协同机制,推动上下游产业实现技术共享、深度协作。支持具有高价值、高质量、高技术的中小微企业,在已有的产业版图上,进一步细分领域,加快其“专、精、特、新”化发展,助力成为南京“小巨人”企业。以人工智能产业等新兴技术发展为契机,大力发展研发设计、场景供应、技术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模式,打造一批推动集群企业智能化发展的专业化服务平台供应商,为南京制造业企业植入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基因,提升制造业企业技术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四是增强空间网络互联互通,促进创新要素充分流动。南京要聚力促进宁镇扬一体化、积极推动南京都市圈、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加快建设全国具有示范典型意义的现代化都市圈,提升南京战略枢纽地位,争创国家中心城市。开展实体化运作,形成新的制度性安排和操作性举措,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加快打造高水平的“创新矩阵”。利用地理及交通优势,扩大产业合作,逐渐将覆盖范围及影响力由长三角扩展至京津冀、珠三角及关中地区,助推高成长企业空间网络化发展。同时,要营造更优营商环境,促进创新要素加速流动。深入推进政务公开,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搭建企业间交流联谊、共促发展、维护权益的平台,着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环境,提升对高成长企业和潜在高成长企业的吸引力。

标签: 南京 企业 经济 发展

精彩推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诚聘英才 | 广告招商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2008-2020  www.cgui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品质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98 28 36 7@qq.com
 

未经中国品质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内容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