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 经济 > 正文

成都新津带动当地616户2220名农民就地增收

2021-09-30 08:05:59 来源:东方财富

就在不久前,一项“四川经验”引发全国关注——阿坝州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小金县,通过因地制宜复制来自成都新津的中国天府农业博览园“共享农庄”激活“空心村”模式经验,带动当地616户、2220名农民就地增收。

目前,该模式已入选中央党校脱贫攻坚典型案例教材,作为乡村振兴示范经验在全国多个省市推广。由此孵化出的新途远公司已获远洋资本投资,正筹划登陆创业板。

而这只是新津乡村振兴诸多创新探索之一。

9月23日,天府农博园首届新乡村产业峰会、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成都)庆丰收活动暨中国·成都第三届天府大地艺术季开幕仪式同天在新津举行,再次将这座以“新”为名的城市推到聚光灯下。

“新津新乡村产业发展策略”“中国农大四川现代农业产业研究院发展策略”等多项“打法”发布,8个产业化项目签约,众多企业代表分享创新创业案例……一项项乡村振兴创新成果及模式经验,向外界释放出新乡村产业机遇。

从产业振兴到全面振兴,从科技引领、数字赋能到公园城市乡村创新表达……这些乡村振兴成果背后的路径也更加值得关注。

新乡村产业集群成型起势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

根据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到2025年,乡村特色产业深度拓展,将培育一批产值超百亿元、千亿元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活动产值达到1万亿元,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到1万亿元,返乡入乡创新创业人员超过1500万人。

万亿产业机遇来临,新津早已行动起来。

2018年6月,四川省委全会决定在新津创办中国天府农业博览园,打造“永不落幕的田园农博盛宴、永续发展的乡村振兴典范”。

“农业已经不是简单的‘一次产业’,乡村是三次产业多元共生、农商文旅体科教融合发展的空间,应该是具有‘六次产业’特征的新经济产业。”新津区委常委、天府农博园管委会主任王胜介绍,天府农博园围绕农业+科技、农业+文旅、农业+食尚,不断迭代商业模式,“力求将每一个新乡村产业化项目打造为一种可复制推广的乡村产业振兴模式”。

历经三年多探索,以“农业博览+农商文旅体科教融合发展”路径,以乡村为场景、创新为驱动、农商文旅体科教融合为特征的新乡村产业集群逐渐成型起势。

聚焦都市现代农业、会展经济、新消费(绿色食品)等产业方向,引进新希望、智海王潮、创业黑马、中化MAP等一批头部企业产业化项目,“2.7+X”方公里的天府农博岛先导区雏形初显;

聚焦科技引领、数字赋能,先后落户中国农大四川现代农业产业研究院、中国农科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引进阿里巴巴数字乡村实验室、四川省5G产业联盟智慧农业专委会基地等新兴产业项目,“农旅融合+合伙人”“互联网+分享经济”“新流量+新农业”等新业态不断出现。

以58科技农业全国总部基地为例。依托58集团链接以色列ARO、西班牙、巴西等柑橘科研所资源,引进国际先进种植模式、育苗体系等;同步导入58同城、58同镇等台4亿用户分类信息;再与中科院合作建立全产业链大数据台,将农特产品零售销售渠道拓展到O2O全渠道触网销售,以“新流量+新农业”助力重构“川果”产业供应链,运营成本节省率达20%。

“数字就是新农资、手机就是新农具、直播就是新农活、网红就是新农人。”在科技创新与数字赋能下,天府农博园通过实施数字赋能新农业行动计划,打造了中化MAP、新希望六和智慧生猪养殖、喜马拉雅·听见乡村等应用示范场景30余个。

如今,天府农博园已获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纳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拓展区,并获评2020全球创新乡村振兴实践典范,探索出了一条“以产兴村”的新路子。

从产业振兴到全面振兴的实践探索

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找准“落笔点”很关键。

自党的十九大正式提出以来,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已四年。根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时间表,2021年至2035年,乡村振兴需围绕20字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今年初,21世纪以来第18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从产业振兴到全面振兴,新津进一步探寻“解题思路”——按照“农博引领+乡村振兴”推进城市营建逻辑和经济组织方式变革,努力创造出一种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乡村振兴发展模式。

具体来讲,就是以乡村为底板,探索商业模式迭代,用创新的思维链接乡村与城市,裂变出一系列链接乡村细分领域的新项目,培育以乡村为场景的新经济业态。

按照新津的理解,推动以乡村为场景的新乡村产业发展,就是要让更多人意识到,“所有的生意,回到乡村,都值得重做一遍。”

这一理念也在乡村振兴实践中被不断印证。

2018年,刚成立两年的途远与新津达成战略合作,从推动项目落地到一起厘清思路、强化核心竞争力再到布局全国,地方政府不断提供机会、优化参与方式,以装配式建筑为核心打造的“集趣·共享农庄”在天府农博园核心区域迅速落成投运,成为成都周边颇有名气的“网红地”。

这种诞生于新津的“途远模式”很快在全国多地复制推广——通过将互联网与新经济产业导入乡村,盘活了闲置资源、激活了乡村经济,有效带动农民增收。看得见的成效,吸引了黑龙江、陕西、浙江等地政府职能部门到访新津考察,学取经。

如今,该公司已获得1亿元人民A轮融资,投资方为交子远洋(新津)新乡村产业发展基金。这也意味着,这项乡村振兴“新津经验”,在带动农民致富、赋能乡村振兴的同时,也获得了市场和资本的认可。

除途远共享农庄外,新津还吸引了蓝城集团、新希望集团、58集团等一批头部企业跨界到乡村,通过“创投赋能”,设立新乡村产业基金2亿元、新消费产业基金等,实施“津津希望”上市培育工程,加速孵化乡村未来产业,衍生裂变出一批前景可观的创新创业项目。

根据峰会当天发布的“新消费基金”发展战略,新津区政府与草根知本携手成立新消费基金,专注新消费领域,引入各方LP,投入多家企业,架起产业发展新桥梁。基金未来将分为三期投入,计划两年内完成一期投资10亿元,三年内完成二期投资20亿元,三年内完成三期投资50亿元。

以融合为特征的公园城市乡村表达

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等交换,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而成都农业农村发展最鲜明的特质,就是特大城市的“联城带乡”。

此前召开的成都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指出,面向“十四五”,成都坚定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摆在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重要位置,要率先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全域纳入天府新区公园城市规划的新津,无疑是最富有公园城市实践价值的区域之一。

在此背景下,新津意识到,要在把握国家战略、城市机遇中加快打造公园城市的乡村样板,关键在于把城市端和乡村端组织起来,畅通要素双向链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包容发展,达到“乡村让城市更美好,城市使乡村更富足”的状态。

怎样融合?“场景”是关键。

“要适应当前进入乡村的市场主体和产业形态发生变化的客观情况,坚持用场景串联乡村,推动‘乡村场景化、场景产业化’。”新津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5月16日,位于天府农博园的张河果园子社区文创街区正式开街。曾经的一处普通川西林盘,通过场景营造,推进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劳作变体验,带动形成了“非标民宿+体验农场+特色餐饮+自然教育+社区营造”等乡村旅游全产业链条体系;

6月5日,蓝城·沐春风项目内春风里·服务中心对外开放,项目投资总额约3亿元,旨在打造以农业为基础、以川西林盘为载体的一站式同城田园度假体验;

8月初,全世界跨度最大的木结构建筑之一——占地202亩、建筑面积13.2万方米的天府农博主展馆木结构工程完成最后一吊,为新津打造“中国农业达沃斯”按下“加速键”……

以生态打底,天府农博园129方公里内覆盖的斑竹林生态林盘、文井湿地、团结岛湿地、万和湿地等生态资源,加以规划建设总长185公里的津津绿道,将乡村生活场景、旅游消费场景、创新创业场景有机串联,勾勒出公园城市的乡村表达。

林盘与绿道、乡村田园与农博地标融合共生的场景,在今天的新津随处可见。

如业内专家所言,新津在先行先试过程中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乡村振兴运行闭环,既重视政策引导、也关注市场驱动,既拥抱新技术新产业、又不失城乡融合共生的人本逻辑,为乡村振兴实践提供了一条可供参考的探索路径。

标签: 新津,成都,农民

精彩推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诚聘英才 | 广告招商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2008-2020  www.cgui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品质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98 28 36 7@qq.com
 

未经中国品质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内容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