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 关注 > 正文

今日热文:金山这个村用“小心思”解决乡村治理难题

2022-08-03 16:50:37 来源:人民网上海

近年来,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入推进,田间、地头、民居也出现了各类涉及生态环保的问题,如何合理有效整治,成为摆在村镇面前的难题。金山区吕巷镇太平村结合乡俗民情,走出了一条方法合理、村民支持的美丽乡村环境治理之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花小心思,改造废弃物品、场地成景观点

走在太平村的乡间小路上,随处可见由废弃的酒瓶重新组合成的装饰墙头,由生活废弃的轮胎、电饭煲等转变成七彩花盆,整体点缀错落有致,妙趣横生。

殊不知,这些小景致,曾经是村里头疼的问题。

“农民钱包鼓了,改善生活的热情也高了。”据太平村党总支书记褚惠荣介绍,近些年,村民们旧房翻建、道路整修以及改建拆除留下了大量的建筑材料和废弃物,有的堆在了村头巷尾,不仅影响通行,还很不美观。

很多东西承载着村民的记忆,清运出去还要花钱,何不就地利用呢?村党总支多次研究,决定启动“变废为宝”计划。

改造利用过程中,村民们的“小心思”处处可见,砖头瓦片搭建成了园艺墙面、花坛和沟渠护边,破旧的楼板变成矛盾纠纷集中自留地的分界线……

不仅做到旧物利用,村里还对一些“过时”的场地进行改造,比如说闲置的机埠。在保留“原味”的基础上添加了“调味料”,村民们对机埠墙面进行简单的粉刷、在废旧皮带上绕圈进行修饰、因地制宜装上循环水流器、制作介绍传统农田灌水介绍的版面,同时结合两网融合建设设立了可回收垃圾分拣点……老旧机埠又重新“活”了起来,变成了村里的环保示范点。

变“堵”为“疏”,转化扰民问题成民俗传承

吕巷历史悠久,文化传承丰富。明清两代,吕巷寺庙众多,佛事庙会盛行,小白龙洞与白龙降雨的传说在民间盛传。清朝末年,吕巷地区的村民采用自愿集资参与的方式,将以往祭祀求雨的草龙改为白绸布裹身,并自发成立了舞龙队。在庙会活动中,他们以白龙舞炫示,寓意祥龙降雨。

“小白龙信俗”是吕巷民间百姓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安居乐业、幸福祥和的美好生活而形成的民间活动,沁入了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和节庆习俗中。在各大节庆活动中,人们制作、品尝小白龙糕,剪白龙图纸,做龙头鞋,舞白龙已成常态。

然而,也有一些群众以比较传统的方式开展祭祀活动,他们经常到太平村的一处烧香祭拜。对此,村民们比较反感,将这个地点称为“非法烧香点”。有的村民向相关部门投诉说,这种无组织地烧香烧物不仅烟味儿大,还有引发火灾的危险。但是,烧香现象属于群众自发,存在较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难以取证。

这个现象只能“疏”,不能“堵”,村党总支决定对这个点位进行改造。

于是,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吕巷小白龙”代表性传承人沈金山评选的契机,将之前的“非法烧香点”打造成小白龙文化“非遗民俗传承点”,深度引导群众学习民俗,开展文明祭祀。

汲取民力,改善河道颜值成美丽风景线

水环境保护是农村生态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更好的发现和解决由水污染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太平村特设立了“啄木鸟”志愿者队伍。

通过巡逻、收集信息等志愿活动,在第一时间发现和反馈矛盾集中、污染严重的河道,确保将污染和矛盾消除在宅基埭头。由此,村党总支通过民意收集,发现大家对屠家浜和蒋寺港两条河流意见较大,屠家浜是脏乱差问题,蒋寺港是堤岸护岸问题。

为此,太平村专门成立了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通过畜禽退养、拆坝建桥、清淤轮疏、污水纳管、木桩压顶、绿化种植等举措,对长约540米的屠家浜和长约2690米的蒋寺港开展源头整治工作。时至今日,这两条河流已是太平村境内岸绿水清的美丽风景线。

褚惠荣表示,太平村还将深入推进“党建+生态”,坚持整治、管护长效化,不断健全工作机制,以“绣花针”功夫狠抓落实、综合整治,全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颜值,助力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

(来源:i金山)

标签: 美丽乡村 第一时间 污染严重 收集信息

精彩推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诚聘英才 | 广告招商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2008-2020  www.cgui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品质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43522767@qq.com
 

未经品质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内容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