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 关注 > 正文

初见上海·崇明篇|离都市不远,与生态很近,在这里“崇”憬“明”天!

2023-01-19 18:49:44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你,还记得

第一次听闻上海的时间吗?


(资料图片)

第一眼看到上海的景象吗?

这座城市与你有着怎样的温情故事?

也许是新鲜、也许是感动、也许是惊喜、也许是期待……上海,风雨洗礼后磅礴脉动依旧生生不息。即日起,人民网上海频道联合上海各区融媒体启动“初见上海”大型系列采访,寻找这座城市里各行业平凡而不普通的人,记录他们与上海初见的美好故事,感受那一刻治愈的心动。

本期,人民网上海频道和崇明区政府新闻办、区融媒体中心合作推出《初见上海·崇明篇》,带你了解他们扎根东滩湿地呵护鸟儿家园、“把脉”大型设备实现工匠梦、执着水产养殖的“生态梦”…

故事一:守护崇明东滩,为鸟儿守护家园

“东滩湿地宁静祥和,这也是我爱上上海的理由”

——上海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副主任傅小生

傅小生,江西新余人,1998年从江西来到上海。当过老师、从事过市容环卫管理工作,如今在上海崇明守护着一片净土——东滩湿地。

在上海生活了25年,傅小生见证了这座人民城市的发展变迁。

“第一次坐公交车经过外滩,看到东方明珠,觉得这栋建筑真的是雄伟壮观。”25年前“初见”上海,让他记忆犹新。如今,上海“三件套”刷新着城市的天际线,让人不得不感叹上海的发展速度。

从江西来到上海,傅小生首选的是教育行业。在杨浦区某中学任教的数年间,他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在向这座城市汲取他的未知。但即便做了25年上海人,傅小生还是笑着摇头,沪语对他而言始终只会听不会说,“谢谢侬”已是他表述的极限。

初来上海,气候未让傅小生不适应,江西闷热多雨,上海滨海临江,除了梅雨季,气候舒爽,十分宜居。但饮食上,江西人好辣,上海人喜甜,好在傅小生适应能力强,很快也适应了上海人“红烧肉里要加糖”的饮食习惯。

离开教育行业后,傅小生进入了绿化市容系统。“现代化的城市更需要整洁的市容环境,也需要从业者更细致的触角。”

世博会、各类重大活动,给上海的绿化市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傅小生坚守岗位,默默奉献,感受着精细化管理带给这座城市的巨大变化。

“每次走在上海的街头巷尾,看到道路宽敞整洁,绿地舒适宜人,市民共同守护生活的环境,由衷感叹上海的城市治理水平和市民的文明素养”。

2019年,告别了市区的工作,傅小生来到了上海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这里和市区完全不一样,视野开阔,地广人稀,一个礼拜看到的人还不如市区里一天看到的多。”

崇明东滩湿地位于全球候鸟迁徙路线之一的“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是候鸟重要的越冬地和补给站。宽阔的湿地水面和丰富的食物资源让候鸟在这里得到充分的休憩和能量补充。

“每年都会有一百万只次的候鸟光临东滩,我们工作做得好不好,鸟类数量就是最好的评判标准”。

2016年至今,东滩越冬小天鹅数量从60多只跃升至1000多只,白头鹤数量连续数年保持在100多只,成为名副其实的“白头鹤之乡”。候鸟迁徙高峰期,管护巡查、生境维护、科研监测、科普宣教等工作异常忙碌。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学习完党的二十大报告后傅小生激动地说,“我们现在的工作就是为子孙后代留住这片净土,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做努力。”

2019年,中国黄(渤)海栖息地(一期)申遗成功,江苏省盐城的两处候鸟栖息地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而包括崇明东滩在内的11处候鸟栖息地,作为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联合申报世界遗产,目前已进入关键阶段,崇明东滩或将成为上海首个世界自然遗产。

“东滩湿地宁静祥和、生机盎然,是地球留给人类的共同财富,这里也是我爱上上海的理由”。

故事二:为大型设备“把脉”的人

“我马上就要成为一名新崇明人了!”

——上海冠华不锈钢制品股份有限公司高级电气工程师周胜勇

每天早上,在上海冠华不锈钢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冠华)的生产车间里,总能看到一个穿着水泥色工装、拿着笔记本电脑穿梭于各个生产设备间的人,他就是冠华的高级电气工程师周胜勇。

周胜勇每天都习惯性地去车间转一转,为这些“大家伙”“把把脉”。

今年37岁的周胜勇,祖籍山东滨州,原本一直在老家工作生活。2007年,他的岳父岳母被外派到崇明的供销社工作,在和岳父岳母的联系沟通中,让他对上海有了“初印象”,也渐渐对这个国际大都市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向往。

于是在2010年,周胜勇毅然辞去老家稳定的工作,和妻子来到上海打拼,凭借着自身过硬的技术本领,在浦东一家电气公司站稳脚跟。

“在上海的这几年,让我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海纳百川’。在医疗、就业、教育、人文、民生等各个方面都非常稳定,我们生活在这里很有安全感。”

那时候,周胜勇也经常会在周末带着妻儿来崇明和岳父岳母聚聚。“崇明的感觉和市区又完全不一样,让人感觉很放松很自在,不由自主想多待一会。”

为了遵循自己内心的感受,周胜勇在2014年举家从浦东来到崇明,进入了冠华工作。家人都在身边,企业也为其搭建了一个持续进步的舞台,周胜勇决定扎根崇明,在冠华埋头钻研,如今已成为公司的“技术大拿”。

在一次厂区巡逻中,周胜勇发现一台意大利进口的抛光机闲置许久,受疫情影响,如果请外商来维修需要长时间等待,还要支付高达数万美金的维修费,更要承担一定的疫情风险,时间长、成本高、风险大,怎么办?

束手无策之时,周胜勇决定带领技术团队啃下这块“硬骨头”。看不懂意大利文的说明书,他就找来外语词典一个词一个词地查。连续奋战30多个日夜,终于找到了故障点。“那段时间,晚上做梦都是检修方案。”周胜勇笑着说。但这些辛苦都是有意义的,实现自主维修后,不仅确保了进口设备的顺利检修和正常运行,一年还能为公司节约维修费近500万元。

这只是周胜勇多年技能升级路上的一个缩影,自主研发编程、制作点胶作业控制系统,为企业每年节约成本约12.47%;带领团队设计自动三工位车底机,每年为公司创造90多万元利润;研发具有放气孔的锅盖及煎锅,该项目荣获第三十三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优秀创新金奖……截至目前,周胜勇带领着团队完成技术攻关项目30多项,其中涉及技术革新、解决国外技术封锁、新产线研发、环境保护等多方面。2022年,在周胜勇带领下,公司研发部荣获“2022年全国工人先锋号”,他本人也荣获2022年度“崇明工匠”称号。

“我已经把崇明当作自己的家了,有时候过年回老家反而不适应了。”今年,周胜勇已经提交了人才引进的落户材料,即将成为一名新崇明人了。

故事三:水产养殖“生态梦”

“做农业全凭良心,保护生态才能走得更长、更远”

——上海春润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沈竑

稻田里,沈竑正欣慰地看着自己养殖出来的野生甲鱼张牙舞爪、活力十足。

来到崇明二十多年的沈竑,是浙江湖州人,目前在崇明从事生态水产养殖研究工作。

1995年,沈竑第一次与崇明结缘。说起原因,还是老东家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在背后的助推。

“当时人工蟹苗繁殖不出来,全靠捕捞天然蟹苗,且价格昂贵。我正好作为局里海洋生物调查项目的负责人来到崇明,研究蟹苗的人工繁育。”沈竑回忆着初次来到崇明时的情景,放眼望去是一望无际的田野,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稻香,伴随着这股稻香,他的“生态梦”逐渐在心里生根发芽。

“周一来崇明,周六回市区”的“城乡切换”模式,让沈竑牺牲了很多家庭时间,在这里的生活环境也十分艰苦,仅有的娱乐就是守着一个图像模糊的电视机。即使是这样,他始终坚守突破蟹苗培育技术的初心。

经过日夜不停的苦心钻研,终于,显微镜下的河蟹胚胎出现心跳,试验成功了!在这里,他看到了发展的机遇,也找到了“生态梦”实现的可能。

“我一直有个生态梦:如果所有生物都能在自然界中处于一个平衡状态,那么这个世界的生态环境就会得到很大的改善。”在谈论自己的理想时,沈竑的眼里散发着光芒。

在实现了成功培育人工蟹苗后,沈竑在崇明竖新镇大东村、响哃村流转了700亩土地,继续自己的梦想。

他发现,农药削弱了农田生态系统自然控害的作用,尤其是对中性昆虫的伤害特别严重。于是,沈竑开始尝试用“小龙虾”来测试水稻中含药量,以此来控制水稻的质量。

“很多人起先不理解。我跟他们说,你们敢不敢让我往你们的水稻地里放小龙虾?如果能生出小龙虾宝宝,那就是真正纯天然的‘好’水稻。”

当看到自己的田里真的出现小龙虾时,那些农民一一都信服了。

大量的实验再加上当地农民的配合,让沈竑成功打造了一条“稻-虾-鳖”共生的产业链。在这种模式下,水稻生态无污染、小龙虾肥壮、野生鳖营养价值高,大大增加了土地产生的经济效益。

“做农业其实全凭良心,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去做水产养殖,才走得更长、更远。”

【相关链接】

初见上海·杨浦篇丨记者梦、落户梦、创业梦 梦已“杨”帆起航

标签: 水产养殖 电气工程师 股份有限公司

精彩推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诚聘英才 | 广告招商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2008-2020  www.cgui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品质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435 227 67@qq.com
 

未经品质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内容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